大家在学生时期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:在考完试,对完答案后,发现某个自己明明有把握的题目却写错了,你非常懊恼,但也只能安慰自己,「粗心嘛,下次注意点就好了,重要的是这个知识我真的懂了」。
真的是这样吗?
第一次震撼教育国中三年级的时候,一次理化课段考,我只差一题就能满分。
在考完试后第一次上课时,同学们发着考卷,教室仍处于混乱状态。当时我坐在讲桌前的位置,也就是俗称的「公妈位」。
老师问我,「那一题满简单的,你应该会啊,怎幺错了呢?」
我没想太多,也没有想太多的智慧,「不小心粗心,看错了。」
老师笑了笑,没多说什幺。
在课堂上恢复秩序后,老师开始检讨题目。
讲到一半时,他突然说,「同学啊,不要老是跟我说你粗心,在我看来,那不是粗心,那是你的能力不足,你没有能力可以抓出错误。」
我知道老师不是特别针对我,他真的是在对全班说话。
但这句话对我造成的非常大的冲击,多年后仍清楚记得醍醐灌顶的震撼。
这不是计较用字遣词的问题,而是词语背后代表的心态问题。
当我们说自己粗心时,通常是种消极状态,只能消极的「小心一点」,而不是积极的「检查」。
当我们说自己能力不足时,首先,我们接受了自己在作答的过程多少会有疏失,这无法避免;其次,代表自己「检查」的能力还有优化的空间。
这种方式将「作答」与「检查」视为两种独立的能力,我们才能依照自己的情况作改善。
这是「精準定义问题」的能力,有别于上的另一个高度。
出社会后,我们有非常多的细节必须注意。
如果你是工程师,你要用检查能力来抓出程式的bug;如果你是行销人员,你要用检查能力确认商品资讯是否正确,价钱有没有标对;如果你召开一场会议,你要先在脑袋中模拟议程,确认讨论範围,预估会议结果。
对于熟悉的工作,我们要建立起一个Pattern,知道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,哪些地方错了会天诛地灭,从「出现机率」与「严重程度」两个指标尽可能排除所有障碍。当然,只要是人都难免出错,但要事先将风险降到最低。
谨慎才能保你不死。
能力粗心检查老师问题考完试确认题目会议《部落客也能赚大钱》联合、学学招生文2009-04-26你同意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,那你应该会同意在部
都市情感大剧《都挺好》开播以来热度直线上升,从苏家的「大家庭」矛盾纷争,到由苏父赡养问题引发的苏家兄
青年摄影师梁凯俞将于5月3至31日于突破青年村内举行摄影展览 — 《释泪》。摄影展览主要环绕描述情绪
《重庆森林》中的每段感情,都像凤梨罐头一样,有保质期又苦涩。两位在情场失意的警察,分别邂逅了女通缉犯
在饑旱连年之际,皇宫希望能藉由松禾翁主(公主)的婚姻安排来平衡天地,进而结束饑荒;极受敬重的天才易学
本土剧《金家好媳妇》深受观众喜爱,张静之在戏中饰演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小三「黄秋仪」,为了让江宏恩能够让